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工作
摘要:高校学生公寓是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更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本文在分析高校公寓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如何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工作的思路。
中国论文
关键词: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7.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X(2015)
高校学生公寓是学生三点一线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更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体现该校学生文明程度和精神风貌的重要部分。随着近几年,高校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学生呈现多元化特点,这对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本着“育人为主,管理为辅,服务为根,自主为本”的理念,做好新形势下的学生公寓管理工作,已成为一个急需探讨的课题。
一、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学生公寓是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是学生进行行为养成教育的重要课堂,是学生真实思想体现的场所,是学校不稳定因素最可能提前发现的部位,是师生交流的重要平台,是课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加强和改进学生公寓的管理,是高校育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对营造良好的学生生活环境,创造和谐校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直接关系学生的切身利益、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校的安全稳定。因此,要规范管理,强化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从而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1]。
二、目前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影响公寓的安全稳定
大学生安全意识淡薄,缺乏相应的安全防范意识和相应的安全求生知识,并且对于存在的容易引发安全问题的现象不是很敏感,比如对于宿舍违规现象不能及时进行劝阻,甚至是盲从,造成公寓安全隐患的存在,影响校园稳定。具体表现在:一是宿舍无人时不及时锁门关窗,给盗窃分子可乘之机,造成宿舍内财产的丢失;二是对于学校禁止使用大功率电器的规定视而不见,私拉电线,违规用火用电,严重威胁公寓安全;三是对于在宿舍内进行推销的现象,反映不敏感,不能及时上报学校管理部门,甚至是轻信这些推销者,缺乏辨别推销陷阱的意识与能力[2]。
(二)管理体制略显僵化,管理理念脱离实际
几乎各高校都依据自身条件因素制定相应的学生公寓管理制度,但随着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特点的不同,这些制度还存在可完善的地方,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一是管理制度内容不全面,缺乏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或者是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不详细不具体;二是管理制度只强调学生的义务,为提及权利,只限制学生,未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三是管理制度缺乏可调控性,各项工作的规定负责人开展工作时互不干涉,互不通气,造成各扫屋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情形,以此造成公寓管理工作不能系统性地全面地开展,而是琐碎的片面的进行,使工作效果大打折扣[3]。
(三)管理人员参差不齐,工作职责定位不准确
现在高校学生公寓基本每个公寓都会配备楼长及楼管,实行轮流值班制度,但聘用的公寓管理人员普遍存在业务素质不高、管理服务意识较差等问题。首先在业务素质方面,一些公寓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业务知识、学生管理知识以及相关的安全知识等,同时工作能力不强,不能适应新形势的管理方式,部分人员计算机使用水平不高,造成工作方法简单化,未充分发挥管理者的功能,学生公寓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反映的问题不能及时上报与反馈。其次,服务意识不到位,对学生缺乏人性化关怀,简单的将工作定义为“看门”,对工作缺失热情,较少顾及学生的合理需求及诉求[4]。
三、如何切合实际地做好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工作
(一)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全面改进和加强学生公寓的管理
建立健全学生公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修订完善《学生公寓管理制度汇编》,做到管理服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使各项工作有章可依、有据可查。健全的管理制度,是依规办事的重要保障。所以必须强化管理、规范管理、科学管理,形成多元化、全方位管理体系。
(二)人性化管理,亲情化服务
在学生公寓管理中,力求倡导“以学生为本”的人性化管理,亲情化服务的理念。首先,牢固树立“服务第一”的思想,既严格要求学生,又给予他们热情周到的关爱。做到“细心、耐心、爱心”。 全心全意为同学们解决他们在日常中碰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为他们排忧解难。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公寓管理,同时要求门卫值班员配牌上岗,微笑服务。其次,重实效,建立一支学生自我管理队伍。各楼要建立学生自律委员会,在各楼基础上选举产生校学生公寓自律委员会。自律委员会由楼长(公寓管理员助理)、层长、寝室长及其他学生骨干组成。学生自律委员会要积极参与学生公寓的管理和服务,监督各项制度的执行,及时反映学生的意见和要求。
(三)提高防范意识,切实加强学生公寓的安全管理
安全是学生公寓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开展一切工作的根本与前提,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学生公寓安全管理是任务之首,本文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开展安全工作。其一,加强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的学习;其二,从新生刚入学就持续性的一各种形式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教育学生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其三,不定期对宿舍进行违禁电器的突击检查和全校范围性的安全大检查,真正做到“以生为本”,根除安全隐患;其四,对晚归学生一定要严格登记并且询问具体原因,并做好追踪记录。
(四)加强公寓的各项服务工作
首先,加强物业管理,切实做到“报修方便,抢修及时,服务到位,运转正常”,物业公司要配备必要的管理员、值班员、保洁员,设立宿舍管理委员会,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公寓管理,开展有特色的民主管理活动。
其次,在各楼配备公用洗衣机、热水房等方便学生生活,配备学生考勤管理机,施行学生进出公寓打卡制度;要逐步在公共区域安装摄像监控设备,推进安全管理科学化,提高公寓整体质量。 再者,针对学生在放假时贵重物品保管不方便的情况,在学校每次放假期间为学生开展贵重物品免费集中保管服务。针对学生的其他特殊困难提供必要的帮助支持。
最后,在公寓内设立学生心理咨询,定期邀请知名专家接听,现场解答学生心理上的问题,及时消除心理隐患,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五)开展丰富多彩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
公寓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健康积极向上的公寓文化氛围是开展学生公寓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首先坚持开展寝室文化节、寝室美化设计大赛、各种球类比赛、歌手大赛等文体比赛,组织星级寝室、文明寝室、学风创建寝室、*员示范寝室的评比活动等。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强化文体活动的渗透性,要适时地组织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学生的服务奉献精神,加强学生的感意识。最后积极为学生社团进入公寓开展活动提供场地等便利条件,引导学生参加学习型社团活动,利用讲座演讲等多种形势在公寓开展有关团队协作、防灾急救、公共意识等的教育活动。
(六)推行“五进公寓”工作模式
学生公寓的管理中蕴含着育人是目的,管理是手段,服务是保障的工作理念。通过贯彻这一工作理念,就要推行学生*团工作进公寓、学生社团进公寓、学生自律组织进公寓、学风建设进公寓、文化建设进公寓、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进公寓、安全保卫进公寓等十项工作模式,以构建完整的学生公寓教育、管理、服务体系。
总之,只有加强学生公寓的全面管理,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使各种信息及时沟通,切实落实好各项管理、教育的具体工作,本着“以学生为本,以服务为基础,以管理为手段,以育人为目的”的理念,站在培养人才的高度上开展学生公寓管理工作,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创新,不断提高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程芳.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公寓管理工作探析[J].管理观察,2009,(14):I:10.3969/sn..2009.14.102.
[2]李永强,梁其英.对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工作中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2,(1):,I:10.3969/sn..2012.01.137.
[3]杨华.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高校后勤研究,2011,(4):I:10.3969/sn..2011.04.035.
[4]张天文.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工作的研究与对策[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2):,I:10.3969/sn. .2013.02.040.